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41篇
  免费   616篇
  国内免费   770篇
林业   704篇
农学   708篇
基础科学   1116篇
  1088篇
综合类   3973篇
农作物   429篇
水产渔业   164篇
畜牧兽医   1090篇
园艺   194篇
植物保护   661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298篇
  2022年   401篇
  2021年   409篇
  2020年   351篇
  2019年   370篇
  2018年   220篇
  2017年   367篇
  2016年   441篇
  2015年   370篇
  2014年   477篇
  2013年   417篇
  2012年   605篇
  2011年   609篇
  2010年   485篇
  2009年   491篇
  2008年   485篇
  2007年   575篇
  2006年   493篇
  2005年   392篇
  2004年   330篇
  2003年   236篇
  2002年   199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枸杞叶是茄科枸杞属植物枸杞的茎叶,其营养成分和活性成分种类与枸杞子基本相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该文综述了枸杞叶的营养价值、活性成分及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探讨其提高畜禽生产性能、肉品质及抗病力的机理,以期为枸杞叶在畜禽生产中的研究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2.
褪黑素浸种对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干旱胁迫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豆干旱敏感型品种绥农26为材料,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不同浓度褪黑素(0、100、300、500、800μmol·L~(-1))浸种对6%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处理抑制了大豆种子萌发,与对照(蒸馏水处理种子)相比,处理D(6%PEG处理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根体积和鲜重显著降低,降幅分别为38.14%、23.72%、21.4%、25.6%;根系电导率、MDA和H_2O_2含量大幅上升,增幅分别为51.18%、83.33%和60.60%。而褪黑素浸种处理(100、300、500、800μmol·L~(-1))显著缓解了干旱胁迫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促进了根系生长,其中以根直径和干重提升最为显著,分别增加了16.38%、29.73%、34.97%、31.72%和10.70%、14.28%、10.70%、25.00%;抗氧化酶(SOD、POD、CAT、APX)活性提高,其中处理M500+D(500μmol·L~(-1)褪黑素+6%PEG)效果最为显著,增幅分别为37.61%、40.10%、12.96%和28.31%。在6%PEG-6000模拟的干旱胁迫下,500μmol·L~(-1)褪黑素浸种处理对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干旱胁迫的缓解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3.
油菜精量直播机凸轮摇杆式播量调节机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不同区域的油菜种植农艺差异、不同播期播量差异及播量范围变化大的生产实际,该文设计了一种输出轴与输入轴转速速比范围为0.1~0.45的凸轮摇杆式油菜精量直播机播量调节装置。解析了调节机构的基本运动原理,分析了凸轮摇杆机构凸轮轮廓曲线及从动件运动规律,所设计凸轮轮廓曲线呈纺锤形,从动件位移曲线为螺旋曲线,从动件速度变化曲线为一峰三柱点曲线,从动件角速度变化曲线为2条不同振幅与频率的正弦曲线合并而成。开展了播量调节装置速比精确性和对排种器排种性能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输入轴转速下,速比为0.2~0.45时播量调节装置输出轴转速相对误差值对比速比为0.1~0.2时较小,平均误差低于3.8%;不同输入轴转速、种床带前进速度下播量调节装置对排种器排种性能影响较小,播量调节装置可实现油菜不同播量需求。预调播量为5 500和6 720 g/hm2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油菜各行1 m内平均苗数为16和20,符合预调播量;各行苗数一致性变异系数为6.48%和8.19%,播量调节装置满足油菜对变量播种的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04.
夹指链式残膜回收机脱膜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现有残膜回收机脱膜困难的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夹指链式残膜回收机脱膜装置,主要由刮板总成、曲柄摇杆机构和膜杂分离机构等组成,可一次性完成脱膜、膜杂分离和输膜作业。为增加夹指随夹指链转过上收膜轮的过程中与刮板接触的次数,将刮板总成中的刮板设为双层,并通过作业过程分析对其结构参数进行设计;使用ADAMS软件对刮板末端运动轨迹进行仿真分析,并根据仿真结果对曲柄摇杆机构的杆件长度及安装角进行设计;通过对残膜受力情况的分析,确定了曲柄摇杆机构的安装位置;通过运动学分析获得了夹指不被漏刮时上收膜轮角速度与曲柄角速度比的最大值;为实现输膜与膜杂分离,设计了往复摆动式膜杂分离机构,并通过作业机理分析及性能试验对相关部件的结构参数进行设计。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机具作业速度为4.5 km/h、刮板宽度为100 mm、曲柄回转中心与上收膜轮中心间的水平安装距离为290 mm、竖直安装距离为200 mm、上收膜轮角速度与曲柄角速度比为0.5、输膜筛相邻棒条间的安装距离为50mm时,残膜回收率为93.12%,脱膜率为98.2%,含杂率为16.08%,能够满足残膜回收机田间作业要求。研究成果可为相关装置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5.
夹茎式番茄钵苗取苗机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避免取苗机构在夹取钵苗过程中对钵体与根系造成损伤,该研究针对夹茎取苗方式,提出一种基于二阶椭圆齿轮行星轮系以及凸轮摆杆机构的夹茎式番茄钵苗取苗机构。依据二阶椭圆齿轮传动特性与机构工作原理,建立机构运动学理论模型,并对凸轮轮廓曲线进行设计,结合番茄钵苗取苗作业要求及机构特点,基于MATLAB软件开发机构分析软件对机构参数进行优化,并进一步分析优化后取苗轨迹与凸轮各工作段的对应位置关系,建立了夹茎式取苗机构虚拟样机模型,利用ADAMS软件对取苗机构运动过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机构参数优化结果及零部件结构设计的准确性与合理性。试制取苗机构物理样机开展高速摄影试验,通过对比分析实际工作轨迹与理论分析及仿真轨迹的一致性,验证了取苗机构设计的正确性。搭建自动取苗试验台进行取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取苗机构工作性能可靠、稳定,取苗频率为80株/min时,取苗成功率为92%,投苗成功率为94.2%,伤苗率为2.9%。研究结果可为番茄钵苗全自动移栽机自动取苗机构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6.
产香真菌GS—1为分离自构树枯枝的一株丛赤壳Nectria cinnabarina,该菌株产生浓郁的香味,其挥发性物质对多种重要植物病原菌均有明显的熏蒸抑制作用。为明确菌株GS—1挥发性物质对植物病原菌的熏蒸抑菌机制、挥发性物质化学组分及菌株生长过程中的挥发性物质释放量的动态规律,利用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GS—1菌株挥发性物质对灰葡萄孢菌丝和细胞结构的影响,通过HS—SPME法萃取产香真菌GS—1挥发性物质,并通过GC—MS进行挥发性物质释放时间规律的测定和组分鉴定。结果表明,菌株GS—1挥发性物质处理后,灰葡萄孢菌丝出现皱缩、畸形、顶端尖细等现象,同时细胞质含量减少且空腔增多。菌株GS—1挥发性物质释放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总体呈先升高后略降低逐渐趋于平稳的趋势,在第12 d达到最大峰值。从菌株GS—1挥发性物质中分离到34个化学组分,鉴定了其中18个组分,主要组分为[3S—(3α,3aβ,5α)]—1,2,3,3a,4,5,6,7—八氢—αα,3,8—四甲基—5—薁甲醇、表荜澄茄油烯醇和α—广藿香烯,分别占挥发性物质总量34.22%、10.70%和5.60%。这些结果为菌株GS—1挥发性物质在植物病害防控中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7.
拟在动态平衡的视角下对现代足球阵型的演变历程进行梳理与整合,希望对阵型之间的关联及其对足球运动发展的影响提供见解,对阵型演变的不同阶段进行探讨,探寻足球攻守平衡与不同阵型的嬗变关系,同时也为推动未来足球阵型演变对战术打法的影响研究提供参考依据。采用文献资料、系统分析、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现有的足球阵型发展的概况进行分析之后,认为现代足球阵型的演变历程不断交替出现攻守的平衡与不平衡,正是交替出现的状况促进了阵型的改变,进而影响了阵型的发展。当阵型的发展过程中出现攻守平衡时,就有其它后来者对该阵型进行学习、模仿、改进、提高。当阵型的发展过程中出现攻守不平衡,攻强于守或者守强于攻时,就会促进阵型的演变向攻守平衡的方向发展,因此就会出现阵型的发展处于不平衡-平衡-不平衡-再到平衡的态势,从而形成比赛阵型发展本身的稳定与不稳定状态交替出现。研究认为,世界足球阵型演变的过程是一种动态的、不断发展的、维持某种平衡与稳定的、平衡和不平衡交替运动的情况,即动态平衡的状态。提出将现代足球阵型演变的过程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一个阶段内,都分别出现攻守平衡与攻守不平衡的状态,而这种平衡与不平衡的存在与区别、斗争与转化正是足球阵型演变与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8.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5个蓝莓品种在花芽形成期间花芽中4种内源激素含量,研究内源激素对蓝莓花芽分化的影响,为人工调控蓝莓花芽分化奠定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5个蓝莓品种在花芽形成过程中,花芽中GAs和ZR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的变化趋势,在花芽分化初期达到最大值,之后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IAA含量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在花芽分化中期达到最小值,之后含量迅速上升;ABA含量呈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的趋势,在花芽分化末期达到最大值。在花芽形成过程中,5个蓝莓品种花芽中ABA/GAs比值均表现为先下降后升高;ZR/GAs和ZR/IAA的变化趋势相同,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M’形变化;ABA/IAA的变化趋势与ZR/GAs相反。  相似文献   
109.
摘要:以巴西蕉盆栽苗为试材,通过接种病原菌和灌根拮抗菌菌悬液等4个处理,探索不同的处理下香蕉苗防御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的差异,从而探究生防菌抗病机理。结果表明:JKJ-23菌悬液处理香蕉苗CAT、PPO、SOD、POD活性明显提高,各处理最大峰值分别是对应时间对照的3.72、2.03、1.72、2.61倍;JKJ-23菌悬液能够很好的抑制病原菌对香蕉苗叶绿素的破坏;无论有无病原菌的存在,JKJ-23拮抗菌菌悬液能够明显地提高香蕉苗根系活力。  相似文献   
110.
Successful development and adoption of transgenic cassava (Manihot esculenta Crantz) varieties in Africa depend on in vitro regeneration of landraces because of their agronomic value and amenability to genetic modification. The study investigated somatic embryogenesis from axillary bud and immature leaf-lobe explant and regeneration via shoot organogenesis in five cassava landraces. Landraces exhibited significant (P < 0.05) differences in frequencies of primary somatic embryo production, number of embryos per explant, and frequency of secondary embryos. The frequency of primary somatic embryogenesis ranged from 7.8 to 14.5%, whereas the number of embryos per explant varied from 5.3 to 10.6. However, only frequency of primary somatic embryos and number of embryos per explant showed significant (P < 0.05) differences when immature leaf lobe was used as explant. The frequency of primary somatic embryogenesis ranged from 42.7 to 49.2%, whereas number of embryos per immature leaf-lobe explant varied from 9.5 to 15.2 per explant. Secondary embryogenesis was cultivar-independent in the case of immature leaf-lobe explant. Cyclic and green (mature) embryogenesis showed no significant (P < 0.05) landrace differences in both axillary bud and immature leaf-lobe explants. Shoot regeneration from cotyledon of somatic embryos had significant (P < 0.05) landrace differences. The mean shoot-bud formation frequency of axillary bud and immature leaf-lobe explants was 51.4% and 37.2%, respectively. Root formation was efficient, with greater than 70% of shoots forming root in all landraces. Similarly, landrace differences were detected for the survival of acclimatized regenerated plants, with a mean of 94.7% for both explants. In conclusion, somatic embryos were produced from immature leaf and axillary bud explants of the landraces and the embryos were converted to plantlets via shoot organogene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